弘法大師的誕生地 善通寺

隸屬真言宗(しんごんしゅう)的善通寺(ぜんつうじ)是四國88靈場中佔地面積最廣的寺院,與高野山的金剛峯寺(こんごうぶじ)、京都的東寺(とうじ)並列為「弘法大師三大靈跡」,此處也是真言宗始祖弘法大師(こうぼうだいし)(以下簡稱大師)的誕生地,寺域是國家史跡「讚岐遍路道」(さぬきへんろみち)的其中一段。

善通寺分為兩個區域。一個是成立於807年的東院,稱為「伽藍」(がらん),另一個區域為成立於1249年的西院,稱為「誕生院」(たんじょういん)。

東院是當今善通寺的前身。大師在806年自唐(中國)返國之後,接受父親佐伯善通(さえきよしみち)贈與的土地,參考其師惠果(けいか)在長安(現為西安市)擔任住持的青龍寺(せいりゅうじ),花了近六年的時間營造這座用來憑弔佐伯家祖先遺骨的寺院,並親手雕了一尊藥師如來像奉為本尊。寺院完工後以父之名將此處命為善通寺,並以西邊五座綿延不絕的山峰為意向,取五岳山(ごがくざん)為山號。

到了鎌倉時代(1183-1333年),在奉行大師信仰的天皇庇護之下,善通寺進入鼎盛期。同一時期,高野山的學僧道範(どうはん)以「誕生院」之名,在佐伯家舊跡興建寺院,這就是西院的起源。

明治初年(1868-1912年),善通寺與誕生院合二為一,以「屏風浦五岳山誕生院善通寺」(びょうぶうらごがくざんたんじょういんぜんつうじ)為正式名稱。1931年,真言宗底下的小野派改稱善通寺派,將宗務所設置在善通寺,賦予其「大本山」這個擁有中樞功能的重要地位。1941年,善通寺升格為寺院最高等級的「總本山」,成為該宗派的大本營。而原本以佐伯家家紋為寺紋的「三羽雀紋」,也藉此機會改為與天皇家家紋相同圖案、花蕊處寫上「善」字的十六瓣菊紋。

五重塔與本堂 東院的國家重要文化財

善通寺境內保有許多文化財,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並列國家重要文化財的五重塔(ごじゅうのとう)與本堂(ほんどう)。

高達43公尺的五重塔是善通寺的地標。在地震頻繁的日本,如此高的木造建築能夠完善保存至今實屬不易,目前在四國88靈場當中,只有31番竹林寺(位於高知縣)、70番本山寺、75番善通寺及86番志度寺(以上三寺皆位於香川)依舊保有五重塔。

善通寺的五重塔曾多次遭受祝融,當今我們所見的是1902年重建的第四代,為明治以後的重要文化財。平日禁止入內,每年僅有5月的黃金週會特別開放一二樓供一般民眾入內參觀。

大師仿造長安青龍寺興建的本堂又稱為金堂(こんどう),是1699年重建的木造建築。1700年所造、安置在堂內奉拜的本尊藥師如來高達3公尺,在四國靈場中規模最大。

從東院前往西院的途中會經過佐伯祖廟(さえきそびょう)與五社明神 (ごしゃみょうじん)。

大師的雙親原本供奉在善通寺後方五岳山之一的香色山(こうしきやま)上,之後遷移到佐伯祖廟中,每年11月3日的空海祭(くうかいまつり)都會在此舉行法會,祭拜大師的祖先。

以兩棵樹齡超過千年的樟樹(くすの木、中文為楠木)為背景的五社明神,據說是大師在興建善通寺時為了勸請在周圍鎮守的神明分靈而特地建造的社殿。

西院的大師誕生地 御影堂

真言宗寺院除了本堂,還有奉拜大師的大師堂,善通寺的大師堂較為特別,稱為「御影堂」(みえどう)。

所謂「御影」,一般是指佛菩薩或護法神的畫像,在真言宗裡亦用以稱做大師的肖像畫。

傳聞大師赴唐之前,因擔心母親掛念,故爬上松樹,將自身映照在池塘中的模樣畫下來。到了鎌倉時代,土御門天皇 (つちみかどてんのう、1196-1231年)在觀賞這副自畫像時,發現畫中的大師對他眨眼,故賜予「瞬目大師」(めひきだいし)這個尊號。這幅畫現在供奉在西院的大師堂中,因此特地稱為「御影堂」。

當時大師在赴唐之前畫下自畫像的池塘,就是御影堂斜前方的御影池。除了大師的銅像,池中也安置了大師的父母親以及彌勒菩薩銅像。

大師當時攀爬的那棵松樹雖然已成枯木,樹幹依舊完整地安置在御影堂旁供信徒景仰。

獨特的神奇體驗 戒壇巡

御影堂底下有一條長約100公尺的漆黑迴廊,稱為「戒壇巡」(かいだんめぐり)。

這是在漆黑中前進之際尋找自我的修行道場。在真言宗的世界裡,右邊是佛菩薩的世界,左邊則是人類生活的俗世。進入戒壇巡之後,要一邊唱誦大師的寶號「南無大師遍照金剛」(なむだいしへんじょうこんごう),一邊用左手扶著上頭刻著諸佛畫像的左壁緩步前進。只要穿過這條狹窄的黑暗通道,就能借助佛菩薩的力量消除身上的穢氣,與大師結緣。

在黑暗中走到轉彎處時,眼前出現了一間燈光微弱的小房間,這裡是大師誕生的聖地。眼前是年幼時期的大師以及其雙親的雕像,耳邊聽到的是根據大師的自畫像以及體格,利用現代科技模擬的大師聲音。沈穩的說話聲讓忐忑不安的心情平靜下來,繼續在黑暗中把後半段走完。

寶物館與空海祭

寶物館有兩件重要國寶,分別是金銅錫杖頭(こんどうしゃくじょうとう)與一字一佛法華經序品(いちじいちぶつ ほけきょうじょぼん)。

錫杖是佛教僧侶持有的法器,上頭裝飾著金屬環,搖晃時發出的聲響可以驅邪,在山野行走時可以用來驚嚇野獸。

善通寺典藏的金銅錫杖頭有別於一般的錫杖,正中央刻著阿彌陀三尊像,是惠果贈予大師的法器,總長55公分。精巧的雕飾,在中國唐代的金屬品中堪屬佳作,但每年只有在6月13、14日兩天才開放展覽。

一字一佛法華經序品是大師親筆書寫的經文,全長21.2公尺。這是一部經文與佛像隔行書寫的文物,每一個字都有對應的佛像。據說大師寫下法華經之後,其母便在文字旁畫上佛像。端莊的字跡與朱紅色的佛畫,散發一股莊嚴的神聖氣息。

傳聞11月3日為大師之父佐伯善通的忌日。在這一天舉辦的空海祭,原本是大師從高野山返鄉之後,為了祭拜父母及祖先而舉辦的法會。

每年到了空海祭,弘法大師的尊像會安置在轎子裡,從御影堂出發,在市區街道巡繞,回到善通寺後再至佐伯祖廟進行法會。

空海祭的重點活動,也包括小孩子的「大哭相撲」(こなきずもう),並獻上香川傳統的獅子舞(ししまい)。

七所巡禮 一日體驗四國遍路

想要踏尋弘法大師的蹤跡,卻暫時沒有自信完成四國88遍路巡禮的朋友,可先透過「七所巡禮」(ななかしょまいり)體驗一小段遍路。

江戶時代,遍路逐漸大眾化,為了讓因體力或經濟等考量無法走完四國遍路全程的人也能完成「起碼花一天的時間巡拜與大師因緣匪淺之地也好」的期望,因而規劃出從71番彌谷寺步行到77番道隆寺的一日遍路,稱為「七所巡禮」,75番的善通寺就是其中一處。

七所巡禮是一條步行約8個小時的參拜路線。以71番彌谷寺為起點,是因為其山腳下的多度津灣是古時四國以外的人欲前往金刀比羅宮參拜的必經港口,1770年以後發行的旅遊資料當中,大多會將大師誕生之地的善通寺、入學之地的彌谷寺,以及初次沐浴之地的海岸寺等,與大師有所淵源的札所連同金刀比羅宮參拜路線一起介紹。


2011年,為了推廣遍路,七所巡禮併設七福神,並且設計了一張參拜紀念色紙,左右兩側的方格用來貼彩色御影,有這7座札所的本尊以及七福神可選擇,而正中央的大師御影,則需在善通寺授予。

來到善通寺,隨時都有值得佇足參觀或體驗的活動。每個月21號舉辦的寫經會,每月第三個週三、第四個週日舉辦的佛畫教室等,都是推廣佛教文化的一環。想要體驗修行的人,建議不妨在善通寺宿坊停留一晚,隔天清晨到御影堂參加早課,好體會佛法洗禮的感受。

INFORMATION

交通:從JR土讚線善通寺站步行約20分。

  • 地址:〒765-8506 香川県善通寺市善通寺町 3-3-1
  • 營業時間:金堂(本堂) 7:00~17:00;御影堂 早課~17:00;戒壇巡・寶物館 8:00~16:00(大人500円,中小學生300円)
  • 公休日:無
  • TEL:+81-87-762-0111
  • WEB:https://www.zentsuji.com/
  • Wi-Fi:有
  • 語言:日文
  • 信用卡:可

延伸閱讀:巡拜七福神之旅 求財祈福兼觀光